1月21日,《湛江晚报》03版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获得者、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潘铧康一年内获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为题,整版刊载了我校水产学院学子潘铧康的专访报道,讲述了他坚持研创一线收获佳绩,期待为湛江渔业发展添砖加瓦而努力奋斗的故事。全文如下:
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潘铧康参与的项目《“紫贝南来”——南方高温海域扇贝领航者》获得了本届大赛国赛铜奖。
1月21日,记者对潘铧康进行了专访,了解此次获奖项目背后的故事。
获奖坚持在研创一线终获佳绩
今年23岁的潘铧康是清远人,2018年考入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去年3月,潘铧康及其团队来到雷州乌石镇,在走访养殖户时调查了解到:有些贝类出现了种质退化现象,而且不适应南方高温海域养殖。
潘铧康想到了海大水产学院刘志刚教授提出的研发一种耐高温、存活率高、个头大、抗逆性强的“紫海墨”扇贝新品种的想法。他作为实验团队的一员积极参与研发。一款耐高温的南方扇贝新品种——具备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个头大、壳色漂亮等特点的新品种扇贝被潘铧康所在的团队挖掘,团队把研发的新品种扇贝苗赠送给养殖户养殖,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产量,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潘铧康始终坚持在研创一线,不断锤炼专业本领,最终收获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的好成绩。
展望期待为湛江渔业发展添砖加瓦
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潘铧康分别获得了“一种室内养殖池可旋转吸污器” “一种可控出苗量和流水速度的养殖池出水机构” “一种母蟹产蟹苗装置”“一种扇贝种苗中培器” “基于可自由调控水位养殖池”和“一种抽屉式蟹苗运输装置” 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潘铧康曾在雷州一家水产公司实习,在该企业的育苗车间以及培藻车间每天定时喂虾苗,观察虾苗的生长情况、检测病菌等工作。他的专利的发明灵感来源于实习时遇到的问题,加上自己的一些独立思考,并且主动地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互动得来的。
目前,潘铧康已保研到厦门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专业,他期待读研期间继续探索与掌握核心的技术,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对于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潘铧康希望将来能从事与水产相关的职业,例如工程师、水产类大学教师、资深顾问等。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要求湛江以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陆海协调、人海和谐、向海图强的海洋城市,支持湛江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高标准建设深远海海洋牧场,培育壮大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业,积极扶持远洋渔业发展。作为从驻湛高校走出去的学子,潘铧康认为湛江远洋渔业优势突出、基础深厚、发展前景广阔,“湛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在这里,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岁月,获益匪浅,对我的人生之路影响深远。我对湛江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已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期待着将来能为湛江渔业发展添砖加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