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林,男,讲师,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近年来,主持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海南省海洋生物资源功能性成分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专项项目和1项中山市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项目;此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英文科技论文20余篇,CSCD中文核心期刊3篇;申报发明性专利10余件,其中授权专利7件;曾获评2023年度深圳市优秀博士后(Top 50)及2024年度深圳市大鹏新区“鹏程计划”科技人才。
聚焦于鱼类诺卡氏菌病严重限制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热点问题,本人长期专注于该病的主要致病菌——鰤鱼诺卡氏菌的致病机制与防控策略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剖析鰤鱼诺卡氏菌诱导鱼体肉芽肿的作用机制
慢性肉芽肿是鰤鱼诺卡氏菌感染鱼体引起的典型症状。我们发现该病原菌的胞壁成分由分枝菌酸和海藻糖构成的索状因子与肉芽肿的形成密切相关,由此深入展开两者在该病原菌感染过程中诱导慢性肉芽肿病变的协同作用机制。另外,筛选出一组定位于宿主细胞不同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等)的分泌型毒力蛋白,并初步阐明这组蛋白分布于不同细胞器共同调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方向探究鰤鱼诺卡氏菌诱导细胞凋亡再到转化成肉芽肿病变的感染过程,旨在深化鰤鱼诺卡氏菌的致病机制理论体系。
2)构建“检测-预防-调控”三位一体的防控技术
① 针对鰤鱼诺卡氏菌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出LAMP、RPA与多重PCR等分子检测技术,并根据该菌特异性分泌产物的显色效应开发出一款显色平板,提高鰤鱼诺卡氏菌的检测效率;② 研制出多种高效疫苗预防,包括基于同源重组技术敲除毒力基因的减毒疫苗、利用蛋白质组学与反向疫苗学筛选高效抗原的核酸疫苗、基于体内诱生抗原鉴定的亚单位疫苗等;③ 筛选出益生菌、中草药和噬菌体等多种生物制剂取代抗生素,投入水产养殖应用调控鰤鱼诺卡氏菌对鱼体的感染。本研究方向旨在构建“检测-预防-调控”三位一体的绿色健康防控体系,开展鱼类诺卡氏菌病生态防治的健康养殖技术研发。
诚邀具有水产经济动物免疫学和病害控制研究基础的学生报考本人硕士研究生,欢迎来信!
陈建林
Jianlin-Chen@gdou.edu.cn
13729008568 /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