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晓霞

职称/职位: 高级实验师/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水生生物学

实验室(办公)位置: 兴海楼322

联系电话: 0759-2383236

Email: xialemon@126.com

学习经历

2010.09–2013.12暨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水生生物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与任职情况

1997.09 -至今在广东湛江、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员

主要社会兼职

主要科研奖励和个人荣誉

(1)2014.0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生物调控虾池水质环境的对虾生态养殖技术)三等奖

(2)2012.08,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对虾池塘养殖环境水质的微藻调控技术),三等奖

(3)2019.05,校级教学成果奖(水生生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及教学创新实践)一等奖

(4)2012.11,校级教学成果奖(基于信息新技术的水生生物学立体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及兴趣

水生生物学、生态调控

承担课程

本科生:《水生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底栖生物学》、《动物生物学》

研究生:《高级水生生物学》

主持课题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K18234)

代表性论文(著作)

1、Effect of diet on the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calanoid copepod Pseudodiaptomus dubia ,2019.09,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ISSN2523-3521)

2、不同浓度的牟氏角毛藻对双齿许水蚤生长、存活和生殖的影响,2017.08,水产学报(ISSN1000-0615)

3、异养鞭毛虫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影响,2019.06,广东海洋大学学报(ISSN1673-9159)

4、光照度对异养鞭毛虫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2021.08,江苏农业科学(ISSN1002-1302)

5、不同磷质量浓度营养盐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其碳、氮、磷组成的影响,2018.08,渔业现代化(ISSN1007-9580)

6、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化学组成的影响,2018.01,广东农业科学(ISSN1004-874X)

7、水生生物学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02,教育教学论坛(ISSN1674-9324)

8、基于信息新技术的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6.12,教育现代化(ISSN2095-8420)